公司动态

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

奥海工程咨询关于从事水土保持编制工作会议

奥海工程咨询关于从事水土保持编制工作会议

尊敬的各位**、同志们:
按照会议安排,我就西和县梯田建设情况作以汇报,不妥之处,敬请批评指正。
西和县是传统农业大县,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。近年来,我县县委、**坚持把梯田建设作为夯实农业基础、培育主导产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。围绕“人均1亩基本田,粮食产量翻一番;户均1亩苹果园,彻底甩掉贫困户”的脱贫目标,坚持走“梯田+”产业化开发的新路子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
一是以梯田建设为立足点,不断夯实农业基础设施。近年来,我县在梯田工程建设中,坚持“大规模、创精品、争*”的目标,把扩大治理规模,作为夯实农业基础的重要举措,彻底打破乡、村、组、户地界,实行一面坡、一条沟、一道梁,整体推进,规模治理。同时把梯田建设与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,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,与发展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,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,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,与建设美丽乡村相结合,实行整村、整乡、整流域同步实施,推进了规模化治理和连片开发。截止目前,全县已累计新修梯田70万亩,人均梯田1.3亩。其中:2009年全省梯田建设工程实施以来,新修梯田30万亩。建成了丰丹沟2万亩优质梯田示范点,吴宋河、大坪山、牟涧梁、苟山梁、贾家沟、南丹沟、彦麦沟等7个万亩以上梯田工程点。
二是以综合配套为结合点,丰富梯田建设内涵。在梯田建设中,我们按照“统一规划,综合治理,深度开发,注重效益”的建管模式,坚持“山、水、田、林、路、村”综合治理,在具体实施中,我们按照“渠道不乱、用途不变”原则,多渠道整合土地整理、扶贫开发、农业产业开发、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,科学统筹安排,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。近两年来,我县新修梯田配套栽植地埂经济林30多万株,修建小农水泵站13处、灌溉面积1.95万亩,沟道种植水保林1.6万亩,封禁治理1.83万亩,水窖90眼,石谷坊35座,配套主干道路76公里,田间道路615公里,U型槽衬砌排水沟21公里。实现了地平、沟绿、水通、路畅,丰富了梯田建设的内涵。
三是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,加快土地流转步伐。我们以新修梯田为平台,把土地流转作为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和加快助农增收步伐的重要载体。为了大力吸引能人大户,加快新修梯田土地流转,县委、县**健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政策引导机制,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企业发展,先后出台了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》和《加快土地流转扶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办法》,每年设立财政奖补资金200万元,对规模达到5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企业、大户,连续三年补助扶持,调动了企业、能人大户开展土地流转的积极性,加快了土地流转步伐。在宽川镇贾家沟项目区创建了“十环连动”助推土地流转的办法,项目区共流转土地5000亩。据统计,近年来,全县共流转土地26万亩,其中梯田流转17万亩,占新修梯田面积的65%。
四是以典型示范为着力点,走产业化跟进路子。我县注重把梯田建设与培育富民产业同步推进,积极探索梯田后续产业开发的新模式和新途径,在集中连片、规模治理的基础上,依托梯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创建了“梯田+”产业化开发的新路子,走出了一条既让农民脱贫致富,又能实现山青水秀的水土保持产业开发路子。在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丰丹沟项目区,梯田建成后,农牧部门及时配套栽植全膜洋芋2000亩,双垄沟播地膜玉米1000亩,同时,对流转的2000亩梯田,栽植苹果1500亩,种植黑枸杞500亩。在贾家沟项目区建成了5000亩“梯田+旱作农业”、“梯田+金银花”、“梯田+芍药”、“梯田+板蓝根”的示范工程,培育形成了平泉项目区2000亩“梯田+苹果、梯田+草畜”,祁山镇夏集2800亩“梯田+养殖”的特色产业开发模式,有力促进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,使梯田建设成为强农富民的“助推器”。
虽然我们在梯田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绩。但与上级要求、群众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。下一步,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,虚心学习借鉴兄弟市县的好做法,取长补短,力争在梯田建设治理模式、建设经验、机制创新、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,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。

aohai88.b2b168.com/m/

返回目录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