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奥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由策划师、工程师、经济师、设计师等行业精英组建的新锐工程咨询团队,有着强大的行业分析和项目策划能力。尤其在商务报告的编制和产业园区规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,公司储备了大量的经济数据和行业信息,并建立了顺畅、稳定的信息和数据渠道,确保出具的报告具有针对性、科学性、*性,帮助众多企业解决了立项、用地、投标及申请的难题。 行业覆盖建筑、建材、机械、轻工、化工、药、林业、农业、节能、新能源、**交通、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等领域。做全工程工程咨询,可行性研究报告、项目申请报告、项目建议书、资金申请报告、水土保持方案、节能评估报告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、初步设计、概念规划设计、实施方案、投标书、投资估算、概算、决算等。
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
本项目净用地面积为26989.63m2。容积率为5.98,总建筑面积为222270.96m2,其中计容建筑按可用地面积计算,计容面积161264.1m2,不计容建筑面积61006.86m2。建筑密度为23.34%,绿地率为34.36%,住宅总户数1419。非机动车位1620个,机动车停车位1294个。
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、装饰工程、给排水工程、电气工程和配套室外给排水工程、绿化工程、消防工程、场区内道路、大门、围墙工程等。
三、项目用能总量及能效水平
项目能评后年耗电676万千瓦·时,折合830.8吨标准煤(当量值),2129.4吨标准煤(等价值);年耗气量为33.33万立方米,折合404.73吨标准煤;年总柴油量为1368公斤,折合1.99吨标准煤;年总耗水量为26.75万吨,折合22.92吨标准煤。项目能源消费量为1237.52吨标准煤(当量值),2536.12吨标准煤(等价值);项目年耗能量为1260.45吨标准煤(当量值),2559.04吨标准煤(等价值)。占横县“十三五”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比例(m%)m=1.74。符合国家节能评价指标≤3,影响程度为“一般影响”。本项目能源消费增量列入横县“十三五”能源消费总量中。
项目主要节能措施
(一)优化用能工艺。充分考虑场地地形地势,建筑以南北方向为主,对东西向建筑加强隔热措施;优化节能设计方案,项目采用节能装饰和装修,窗墙面积比符合要求,门窗玻璃采用遮阳系数小的玻璃,建筑设计达到建筑节能要求;深化电气节能措施,合理布置项目用电配电系统。
(二)选用高效节能设备。要选用达到国家能效标准的变压器、水泵、照明等用能设备以降低能耗,节约能源。
(三)配设能源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管理。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管理制度,制定并实施节约与浪费的奖励和惩罚措施。日常照明维护与管理应严格按照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(GB50034-2013)的要求,室内空调温度的控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遵循规定进行管理。
区域能耗“双控”目标
区域内能源消费主要为电力、气、煤炭、焦炭、汽油、柴油和水等。2020年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预测当量值为112532.74tce、等价值为184072.50tce,其中2020年原煤总量78339.90t(折标煤55958.19tce), 能源消费增量8769.3tce。2020 年单位GDP能耗预测值为0.357tce/万元,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.512tce/万元。
2025年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预测当量值为163120.13tce、等价值为266819.50tce,其中原煤消费总量71538.60t(折标煤51100.02tce);2025年单位GDP能耗预测值为0.300tce/万元,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.431tce/万元,“十四五”期间能源消费强度降低16%,能源消费增量82747tce。
(三)行业项目分类管理
项目节能审查实行分类管理,列入行业管理清单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,仍按国家、省、市相关规定实行节能审查管理。行业管理清单外的项目实行承诺备案管理。
实行承诺备案管理的项目投资主体,应于项目开工前,向新邵经济开发区管理**(以下简称“经开区管委会”)提出节能承诺备案申请,填报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承诺备案表》,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。项目建成投产后6个月内,项目投资主体或项目法人应当向经开区管委会提交书面报告,报告本项目实际建设情况(建设规模、主要内容、主要用能设备等)、试运行期间能耗情况(能耗种类、数量以及与相关能效标准的对比情况等)。
三、区域主要节能措施
经开区管委会在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区域节能报告的各项措施,进一步推进节能工作。
(一)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。调整用能结构,严控新上耗煤项目审批,加大散煤治理力度,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,提高气、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使用比重,重点推进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程;推进余热余压利用、能源系统优化、电机系统节能等改造项目;加快产业升级,着力延伸产业链,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生物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降低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。
(二)推动节能新设备、新工艺、新技术。深挖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潜力,如造纸和制品制造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、橡胶和塑料制品业,增强先进用能设备、工艺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;推动建筑、公共机构、道路交通等领域的节能;推动企业开展原材料资源、废物的源头减量,全面推进清洁生产,落实清洁生产审核奖励机制,鼓励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技术改造,提高企业经济与环境绩效。